编者按:《习近平时代》由美国时代出版公司于2015年8月在美国纽约出版。全书以宏大篇幅,全面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经历和他提出的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作出了正面回应。该书英文版登上美国亚马逊中国历史类第一名、全球政治领袖类第二名、亚洲政治类第三名,销量10多万册,是近年来在美国出版的销量最高的中国版权图书。该书主编熊玠(James C. Hsiung),1935年7月23日出生,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新闻系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博士,著名国际政治与国际法研究专家,美国纽约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中美关系和亚太政治研究领域资深专家。征得该书出版公司和主编同意,《学习时报》对该书部分内容进行选载,请广大读者垂注。

绪论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习近平时代》绪论(一)

  被誉为“大道之源”的《周易》指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要想观察时势、了解时代的演变规律,就应该从观察天道运行和人间万事万物着手。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点击查看】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习近平时代》绪论(二)

  邓小平生前曾多次对外国朋友说: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
  1926年,邓小平投笔从戎,跻身军旅,担任教官。红军时期,他领导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立马太行;解放战争时期,他作为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点击查看】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习近平时代》绪论(三)

  是否具有长远的战略思维,这是衡量中国领导人历史地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在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后的很短时间内,他就展现了非常宏大的战略视野和娴熟的政治运作才能,很快就跻身于能够主导国际事务的领袖行列。中国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对其寄予厚望。

【点击查看】

0407微信大图.jpg

黄土高原上的知青岁月

——《习近平时代》选载

  在中国的民间语境中,将亲戚称谓用于国家领导人的例子,非常少见。毛泽东去世后有时会被称为“毛爷爷”。而起自网络评论和草根微博,习近平在十八大之后不到一周,就有了“习大大”这个称呼。【点击查看】

文章2配图.jpg

担任过县委书记的最高层领导

——《习近平时代》选载

  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206名参加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的学员座谈。这一宏大的培训计划,将在三年内对全中国2800多名县委书记全部轮训一遍。规格高、范围大,引人关注。
【点击查看】

11.jpg

治国理政显露轮廓

——《习近平时代》选载

  到福建省厦门市出任副市长这天,正好是习近平的32岁生日。此时的厦门,与深圳、珠海、汕头并列为中国四大经济特区,被视为改革开放的标杆。【点击查看】

文章4配图_副本.jpg

领导中国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习近平时代》选载

  什么样的人才能领导中国?
  今天的中国人期待一个怎样的领袖?
  有学者说,社会公众对领导人形象的公共期待大体有三条: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和平民期待。【点击查看】

文章5配图.jpg

通向中国梦的大布局

——《习近平时代》选载

  中国梦,就是中国人希望重返世界之巅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对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个奋斗目标,也是人类历史赋予中华民族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实现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梦想之一,习近平已经展开了他的执政计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点击查看】

文章6配图.jpg

“四个全面”:中国的大战略布局

——《习近平时代》选载

  1993年9月16日,晚年的邓小平在与他弟弟邓垦谈话时说:“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点击查看】

大图.jpg

“两个一百年”,该中国出场唱主角了

——《习近平时代》选载

  2015年一开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在《名利场》杂志发表《中国世纪》一文,文中说道,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1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从2015年开始,世界进入“中国世纪”。【点击查看】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jpg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共的自我革新

——《习近平时代》选载

  2014年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反腐败就是要防微杜渐,只有“零容忍”,才能有望实现“零腐败”;反腐败就是要斩草除根,只有“零容忍”,做到逢贪必抓、有腐必惩,才能真正起到“刮骨疗毒”的作用。【点击查看】

大图.jpg

立规矩:这次是动真格的

——《习近平时代》选载

  打“老虎”、拍“苍蝇”解决的是积累多年的“腐败存量”,立规矩要解决的则是未来可能产生的“腐败增量”。一个去腐,刮骨疗毒;一个生肌,保持自身的活力与生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点击查看】

兰考县.jpg

中共的领导力从哪里来

——《习近平时代》选载

  2015年3月23日,91岁高龄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去世,这位小国的大政治家曾有一个判断:西方民主制度可以有效问责,但是无法保证选出优秀的政府或领导人。
【点击查看】

1.jpg

用创新革命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习近平时代》选载

  中国能否避免走传统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运用东方智慧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取决于习近平领导的中国能否用创新驱动经济突围。中国的未来不取决于宿命,而取决于当下有力的行动。新常态,其实就是新的发展道路的代名词。
【点击查看】

中科大.jpg

突破创新软肋

——《习近平时代》选载

  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本质就是推动万众创新、全民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点击查看】

文章13配图.jpg

生态优先 建设美丽中国

——《习近平时代》选载

  对待环境危机,习近平的态度是正向思维,也就是迎难而上。他要求从现在开始,划定红线,中国对生态环境不再欠账,然后转变发展方式,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发挥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政治优势,将一个美丽中国奉献到全世界面前。【点击查看】

文章14配图.jpg

亚投行:再创新世界

——《习近平时代》选载

  一个被称之为“卓越”的领导人,不仅表现在领导能力上,更展现在战略眼光上,他不光要能看到未来两三年的世界变化,更应该能推动未来二三十年乃至更久的世界格局。
【点击查看】

发表演讲_副本.jpg

“一带一路”:大谋略与大智慧

——《习近平时代》选载

  亚投行,只是习近平外交攻势的小试牛刀。作为一个力图将中国推向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的领导人,他有着更宏大的战略:“一带一路”。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点击查看】

专题配图.jpg

条条大路通北京

——《习近平时代》选载

  习近平首先考虑的是中国国家利益,但也不乏国际担当。他清楚地知道,中国正在回归世界中心舞台,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权力带来责任,中国必须有所贡献,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将帮助一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点击查看】

文章17.jpg

强国必有强军

——《习近平时代》选载

  在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统帅之后的首次部队视察中,习近平清晰地提出了他的治军思路:毫不动摇坚持中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
【点击查看】

文章18配图.jpg

为什么要党指挥枪

——《习近平时代》选载

  习近平在第一次主持军委常务会议时就特别强调,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点击查看】

检阅三军.jpg

改革是军队无法回避的大考

——《习近平时代》选载

  习近平将这次改革的艰险比喻为过“火焰山”。他曾多次明言,改革的对象就是那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点击查看】

文章20配图.jpg

一介儒生的文化情结

——《习近平时代》选载

  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结识的至交、作家贾大山曾给过他这样一个评价:儒生。【点击查看】

文章21配图.jpg

传统文化是独特战略资源

——《习近平时代》选载

  在习近平看来,无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或是制度自信,最根本是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独特创造、价值理念梳理清晰,能够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点击查看】

11.jpg

1942年后的又一次文艺工作座谈会

——《习近平时代》选载

  习近平主持召开的这次文艺座谈会,同样是在文艺界面临紧迫问题的情况下,同样要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
【点击查看】

文章23配图.jpg

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改革

——《习近平时代》选载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习近平为《决定》所作的说明表明,中共非常清醒地意识到,“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党内外、国内外都很关注,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期待很高”。“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点击查看】

文章24配图.jpg

国企改革:“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

——《习近平时代》选载

  过去30多年的历史表明,国企改革难的不是找准问题、提出目标和方案,而是落地的能力。习近平一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对于国企改革尤为重要!【点击查看】

政协65.jpg

把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时代》选载

  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图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点击查看】

文章26配图.jpg

让法律成为每个公民的信仰

——《习近平时代》选载

  2014年11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此次全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共执政65年来,第一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点击查看】

文章27配图.jpg

大国胸怀与大国威严:习近平的国际新思维

——《习近平时代》选载

  习近平是一个新的地缘政治大师,或许50年后,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他对当今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力。【点击查看】

文章28配图.jpg

中国人民的眼睛里绝容不下沙子

——《习近平时代》选载

  在中国,形容一个人嫉恶如仇,会说“他的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习近平就是这样的人,正如他在国内发起大规模惩治腐败行动一样,他对那些侵犯中国国家尊严和主权的行为,持相当强硬的态度。【点击查看】

【责任编辑:陈飘飘】

版权所有:中共中央党校 京ICP备05047277号 管理维护:中共中央党校信息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调查问卷
技术支持:大有数字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CMS提供:北京 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