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人 韩庆祥教授
以普惠价值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海青
与西方国家推行自己特殊制度模式的“普世价值”不同,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所体现的是一种普惠价值。互利共赢的普惠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本质,以普惠为价值追求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以普惠为价值追求的“一带一路”建设,首次表明世界大国可以通过共商共建、共赢共享的和平发展方式实现内部经济能量的外向释放。深入总结近现代以来世界大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在其市场化、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都需要通过经济的对外拓展特别是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增强来解决国内市场化、工业化积累的问题与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在当今时代,中国要解决工业化、市场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国内经济问题不断积累从而必须向外寻求突破的难题,就必须另辟蹊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倡议应运而生。这一倡议首次实现了世界大国以普惠价值与合作共赢、和平发展方式来解决国内问题与满足国际需求的有机统一,在利他中实现中国发展,在互惠中达成互信。
“一带一路”建设所体现的普惠价值有利于在价值观领域传导、宣示中国理念,切实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要注重硬实力的建设,也要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提升。“一带一路”建设中所体现的普惠价值正在发生广泛积极的影响,它体现了一种交互主体性的思维方式,它把每一个国家都视为人类共同体中的一个平等主体、平等成员,共同协商、平等参与、休戚与共、共赢共享。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普惠价值也必将为世人更好地认可与接受,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话语权也必将由之获得实质性提升。
以普惠为价值追求的“一带一路”建设使中国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开始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这可能成为全球化历史上的界标,其深远意义有待深化研究。1978年以来,中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更是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但较长时期以来,中国主要致力于国内建设、改革和发展。以普惠为价值追求的“一带一路”建设则意味着一个巨大转折,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积极主动参与并推进全球化的顶层设计。这一转折意味着近现代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形成的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开始进入深刻调整时期,社会主义中国对于世界历史和世界体系的主动参与和塑造作用开始显现。
点评:提出普惠价值概念很有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是普惠价值,其本质应从普惠价值和“普世价值”的区别中来理解。二者的区别在于:价值观不同,立论基础不同,哲学思维不同,实现方式不同,实践效果不同。普惠价值是共同价值的实质与核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王虎学
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外交场合反复强调并阐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有能力思考全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可以用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给世界以积极的现实的建设性的影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底蕴。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社会化的人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人是类存在物”。在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对费尔巴哈进行了集中的批判,通过对费尔巴哈的“类”概念的真正扬弃进而彰显的正是人之为人应有的类存在、类意识、类思维、类价值。正是马克思对人的社会存在这一包含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现实的“类本质”的真正自觉,既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类”,也打破了抽象化的原子化的个人,把“类”发展成为社会化了的人类,它表明人与人、人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个体化与社会化高度统一、一体化的人是应然的理想的社会存在状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经典论断,既是对人类历史日益从民族的区域的历史向全球的、世界的历史转变的大趋势的大判断,同时也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场域中应运而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化背景下、“地球村”时代的人类何以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更趋合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真正的共同体”。人是类存在物,共同体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方式。在马克思看来,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利益共同体、货币共同体、资本共同体等,可称之为“虚幻的共同体”。置身于“虚幻的共同体”,最终必然导致人的异化。马克思明确提出要构建作为人的活动、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共同体”,这正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理论憧憬。这种“真正的共同体”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共产主义社会”,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联合体”。从一定意义上讲,致力于世界各国双赢、多赢、共赢的目标,积极倡导联合、合作、共享价值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马克思一生追求的“真正的共同体”所蕴含的价值在当代世界的表现和实践。
点评:从哲学基础、历史基础和价值基础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这里讲的哲学基础实际上是人学基础,其中所讲的“类”有两种理解,一是费尔巴哈的理解,即抽象的类;另一个是马克思的理解,就是多样性、社会化基础上的人类的共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