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青,出生于1978年1月,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改革问题研究。先后出版《法的信仰——一种政治哲学的分析》《权利与社会和谐——一种政治哲学的研究》《公民、权利与正义:政治哲学基本范畴研究》《当代中国改革路向》等专著7部;在《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现实》《哲学动态》《人民日报》《学习时报》等国家级报纸杂志发表文章100余篇。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万人计划”国家青年拔尖人才、中直机关第八届青年岗位能手。现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专家,中直机关青联委员。
中央党校有一批以学术为志业、在学术界已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海青老师无疑是这个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来党校工作五年时间,点点滴滴之间,可以说他对我治学与研究的影响很大。
“取法乎上”的学术理想
我和李海青老师在一个教研室,通过到党校最初一段时间的接触与交流,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他身上有着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优秀基因的那种家国情怀。我感觉,这种传统“士”的情怀与担当已经成为推动他长期刻苦勤勉治学的内在精神动因。短期的刻苦容易做到,而“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长期功夫,如果不是把学术作为一种挚爱的志业,如果没有一种高远的追求是很难坚持下来的。这样一种学术理想的自觉,他在日常的交流中会有所表露,同时也记录在自己的微信中。
看他的微信则充满了正能量:“知识分子以读书治学为业,然读书治学并非仅限于明事求理,更需追求大的境界。而达成这种大的境界的首要前提则是要有大的格局与志趣。古今中外诸多先贤伟人,之所以功业不朽,除艰苦卓绝之努力与聪慧过人之天赋以外,高远超越之人生格局必不可少。他们将个人之命运融于国家、民族、社会,心胸与天地同宽,生命与大我同在。有如此格局追求自然超越于世俗之外,不囿于个体之私与现实功利。读书治学亦应有这样一种学术人格的自觉和自省!”
李海青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坚持的,他的刻苦努力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乃至整个中央党校都是非常出名的。同事们常开玩笑说,夜间马院办公室一亮灯,必定是海青在用功。他曾用一首打油诗与我们同事谈论他的学术与生活:夜夜披星戴月归,求知治学未曾悔,一书一茶一支笔,愿以寂寞纪青春。耐得住寂寞使人有足够的时间独立研究与观察,而有所执着则使人能够带着信念与精神深入下去。
“稳扎稳打”的学术历程
自求学至今,李海青老师的学习与研究方向虽有所变化,但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他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攻读的是外国哲学专业,博士阶段跟随袁贵仁先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6年进入中央党校哲学部工作以后,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始转向政治哲学研究,先后出版了几部政治哲学的著作。特别是《公民、权利与正义:政治哲学基本范畴研究》一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政治哲学的12个基本范畴,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梳理政治哲学基本范畴的个人独著。尽管他现在主要的关注点不再是纯粹哲学议题,但曾受过的严格哲学思维训练在其他研究主题中一览无余。他自己也讲,哲学的学习使他在三个方面受益匪浅:一是穷根究底的问题意识,二是严谨清晰的逻辑思维,三是批判反思的研究态度。
2009年调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由于分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李海青老师又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改革问题研究。对于这种研究方向的变化,他认为自己以前的哲学研究为党的理论和改革问题的研究既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对党的理论和改革问题的研究又是自己关注现实的理论旨趣的必然,是党校教学、科研要求的必然。这一期间,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改革等领域发表了系列论著,提出了一些关于当代中国具有较强解释力的观点和理论。经过将近八年时间的学术探索,他的研究领域最近又开始进一步调整收缩。他逐渐将研究汇集在两大问题上:一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的运作逻辑;二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及其谱系。他认为,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运作逻辑,不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关于中国的任何研究都不可能真正深入,就无法比较有效地打通各个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