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关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圆满成功,中美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如果将视野放宽,中国对其他大国的外交又何尝不是收获“协调与合作”的果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论述中国同大国的关系时强调“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道出了大国外交未来的努力方向。中国不仅这样说,也在这样做。
举世关注的美国特朗普总统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圆满成功,中美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如果将视野放宽,中国对其他大国的外交又何尝不是收获“协调与合作”的果实。就拿中印关系来说,一度为国际新闻热点并让世界爱好和平人士担忧的中印洞朗对峙,在厦门金砖国家峰会前夕以印度过境军人无条件撤回而和平解决。可谓是皆大欢喜,各方共赢。中国“不战而退人之兵”,用最小的代价维护了主权;印度避免了一场胜算概率极小的军事冲突,而且其军人在别人国土上滞留数月而未少一兵一卒,也算胜者;中印同为其重要成员的金砖国家峰会得以照常举行,其他金砖成员也欣喜不已;上海合作组织也不会因中印之争而陷入困境。俄罗斯表示,中印和解符合俄罗斯的利益,恐怕不完全是外交辞令。试想,如果中印走向冲突对抗,跟两国都保持密切关系的俄罗斯该怎样应对?当然,若以传统现实主义的战略思维,俄罗斯可以同时向两面出售武器,借机发战争财。但是,若从更理性的角度考虑,中印交恶,势必极大地削弱金砖集团以及上合组织的影响力,这也就等于削弱了俄罗斯的战略大后方,如此,它在面临美国及北约的战略压力时就会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
这些大国外交的案例说明了一个大道理:大国在处理利益争端时,应当从大局着眼,谋求合作,善于协调。在国际政治中,国家之间遇到争执或斗争时,解决方式无非两种:暴力方式与和平方式。在当今时代,暴力的方式越来越不可取。因为它不仅代价高昂,而且对解决争执或争端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有时表面上看,实力强的一方打败了另一方,争端得以按照自己的心愿解决,但是,争端的根源依然存在,待暂时失败的一方实力增长,或者是找到机会,还会将争端抬回桌面。而经过一场流血冲突后,争执双方的民族感情被大大伤害,成为以后两国关系发展的严重障碍。更为重要的,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上负有特殊的责任。如果因为两国之间的某种利益争端而发生战争,势必会影响地区的和平稳定,甚至会诱发世界大战;与此同时,两个大国间的战争也会严重破坏地区发展的环境;对涉事双方来说,走向战争无疑严重贬损其国际形象,伤害其软实力。就拿中印两国来说,也许是双方都认识到战争的诸多坏处,所以洞朗对峙一 开始,双方都表示将和平作为解决争执的优先选项。
要和平解决,就必须进行协调,达成稳妥的协议,双方必须都有让步,不可能只是一方让步。只是一方让步,就等于是该方投降。从中印之间的这场争执来看,印度是主动挑起事端方,中方完全有理由不惜任何手段回击印方。然而,中国从自身发展、双边关系、地区和平与发展、世界局势稳定、国际体系变革等多层面的大局着想,释放了极大的诚意和耐心。从印度方面来看,它没有自恃会得到西方大国支持而肆意妄为,使冲突升级;也没有认定中国不愿意打仗而无限期拖延,甚至得寸进尺。可以说,中印双方都为实现“协调和合作”作出了贡献。
近期中国对美印外交的重要启示是,善于“协调与合作”是新时代大国外交的新境界。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应当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是为了国家的局部利益而走向冲突对抗,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从而不仅自身遭遇噩运,而且还会拖累整个世界。一个大国的外交,如果不善于通过协调与合作来解决争端,而是动辄诉诸武力,逞一时之强,获一时之快,肯定是不成功,尽管会得到国内民粹主义的赞誉。当今时代,军事胜利往往伴随着战略失败。在强权政治时代,大国外交十分简单,几乎就是变相的发号施令,因为强国有实力做后盾。而在当今时代,大国外交需要有高超的协调技巧,需要大智慧,更需要大胸怀。中国古人讲的“小不忍则乱大谋”,也正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爱讲“舍得”,这个词充满哲理。要想得,必须有舍。在处理对外事务时,要得什么?为了这个得要舍什么?这是战略谋划时首先要考虑的。
(网络编辑: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