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朋友推荐下,我读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老乡——对中国西北一个移民村庄的一线调查》一书,读后感慨良多。这一报告文学既有阅读价值,也非常有现实意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城镇化大潮中农村问题的综合案例。
中国西部农村的一个微末“切片”
这本书用纪实手法,带我们走进了黄土高原深处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上马洼村顾山村。
我读这本书,第一印象就是写得比较客观,以媒体人的独特视角,用非常朴素的语言,反映了一个族群150年的变迁,描绘城市化大潮中的中国农村的真实图景,记录下西北农村的生存状况、民族风情、未来期盼。没有宏阔的铺陈,没有悲悯的俯视,只是客观的白描,这对当前的媒体报道而言,是一阵清风。
这本书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走访,如同显微镜般冷静观察着中国西部农村的一个微末“切片”,而构成这一“切片”的细胞,就是顾山村的一个个普通的村民:房东张志选、阿訇马西平、赤脚医生勉成福、包工头张治忠、民办教师张万钧、养鸡专业户张建福、11岁的学生张树丽、辛劳的母亲哈如梅、开“超市”的张君兰、开饭馆的姬秀花、当了13年村干部的张万山、一个人种了30亩地的张万武、72岁还在放羊的马明兰、在银川打工的张平……记者的调查涵盖了顾山村几乎各个群体、各种身份,以及各个年龄层次的目标个案。
可以说,顾山村,差不多所有的人都面临来自城镇化的冲击和挑战,顾山人也是中国遭遇共同命运的亿万“村里人”的一个缩影,非常具有典型性。
关键让农民真正成为“主力军”
最近几年,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直接面对分散农民的“成本”巨大,往往出现对基层工作投入大,效果却不一定好,甚至有些资金打了水漂的局面。而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农村缺乏强有力的组织载体。
分散小农兼业化经营状态很难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已出现逐渐“空洞化”的趋势。在信用社、供销社系统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大多数普通村庄而言,亟须探索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土地三权分离条件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比如,以村庄为单元通过群众路线把村民组织起来,建设综合性合作社,就是一个好方向。即以综合性合作组织为载体、多样性乡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为内涵、党政主导的群众路线为手段,把这“三位”服务于作为“一体”的美丽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只有农村群众利益和资源环境可持续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发展能综合协调“三生”,即生态、生产、生活的组织,也才能使国家多个部门下达的优惠政策,在基层组织的载体上得到贯彻落实。
给顾山人留一条回家的路
移,还是不移,反映的是生态脆弱地区老百姓难以自主抉择的问题。虽然政府是从长远考虑,认为盖了房子村民可以搬过来了,但还应该征求村民对于生计问题的意见。在村里,本来每个家庭的住宅就不仅是住房,同时也是仓库、棚圈和庭院经济,人与牲口“住”在一起,不怕丢失。村里人大家都熟悉,形成熟识社会,可相互委托照顾老人小孩及牲口。城镇化往往意味着“去熟人化”,牛棚圈舍都得按城市的卫生规范建在村外,就更可能出现牲畜丢失等财产安全问题,也难以搞好“三生”。
很多农村青年甚至年纪偏大的人也外出打工,获得现金收入,以支付在城市的开支。这些外出打工的农村人既回不去农村,又进不了城市。这本书中也写到,相当多的农村出来的人并不适应城市的生活,最后还得回到生态脆弱的小村,而他们受过较好教育的子女才有能力在城市就业和生活。
我们要给顾山人,给老乡们留一条回家的路。在这本书里,一位老乡对作者讲到,“我也想到城里去生活,可是到了城里,在啥地方找钱呢么?老婆娃娃跟着喝西北风呀”。只有城市农村公共服务逐渐均等化,这是追求现代化的前提,而顾山村老乡们盼望的正是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网络编辑: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