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 设为首页 house 加入收藏 投稿信箱:tgwww@ccps.gov.cn 理论搜索:
首页 · 理论头条 · 理论频道-图片新闻 · 中特理论 · 热点关注 · 党建 · 经济改革 · 政治发展 · 文化创新 · 社会民生 · 生态文明 · 历史 · 国际
专家在线 · 校友论坛 · 廉政建设 · 理论研讨会 · 实践课题 · 法律法规 · 中国梦 · 探索争鸣 · 三农问题 · 政策解读 · 理论面对面 · 读书
首页>>思想理论>>探索争鸣
字号:
决策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常轶军]  发布时间:2017-06-27

  决策是一种智慧,是人类实施有目的活动的前提。大到一个国家、地区,小至一个企业、个人,决策行为每天都在发生。中国古语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西方著名学者赫伯特·西蒙说,管理即决策。这些名言都表明,决策的作用至关重要,科学、正确的决策对一项活动顺利推进、取得预期效果必不可少。

  今日中国,改革向纵深推进,面对的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举措的提出、推行、落实涉及许多方面的决策。而一项决策的制定、实施,往往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牵动着他们的切身利益。如何把握复杂多变的形势并找到最优方案?如何使决策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如何让人民群众真心拥护、自觉执行一项决策?这些都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智慧,需要领导干部具有科学决策的底气。那么,决策者的智慧和底气从何而来?首要的是让决策接地气。

  何谓“地气”?《礼记·月令》说:“是月也(指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从自然界来看,地气是来自土地山川的力量,这种力量和人类自古以来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周礼·考工记》讲:“橘逾淮而北为枳,公式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地气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植物、动物、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因素。我们通常说的“接地气”,就是要接近自然、顺乎人理、适应规律,而不是高高在上、远离生活。今天,让决策接地气,主要强调决策要符合生产生活的规律,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使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只有接地气,决策才能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从而顺利进入后续的试行、实施、评估、验收等阶段。反之,那些不考虑群众利益,希图以“一刀切”“一言堂”的简单方式解决问题的决策,往往会因不科学、缺乏群众支持而难以落实。因此,接地气正是决策者底气和智慧的重要来源。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对问题的切身体会是科学决策的依据,来自基层的声音能够帮助决策者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如何倾听群众的声音?决策者应重点听群众的三种话,即家常话、牢骚话、苦水话。这些话中有关乎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有群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也有对交通、住房、上学、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一些牢骚话、苦水话乍听逆耳,却可能是群众对问题的真实反馈。这些牢骚话、苦水话反映的要么是多年遗留下来的老问题,要么是利益复杂交织的“硬骨头”,但往往能揭示制约事业发展的症结。如果在决策前的调研阶段,能够把基层的声音听足了、听懂了、听透了,在决策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解决问题。

  还应看到,倾听群众声音只是接地气的第一步。通过调研收集来的、摆在决策者面前的可能是一些鲜活但杂乱的原始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形成对作出决策具有支撑作用的材料,才算接到了地气。这就需要决策者学会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今天,大数据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决策者迅速列出一张民情民意的分析表;通过专业的舆情监测,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群众对某一事件的态度、倾向。作决策不仅应善于运用这些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还应遵循科学程序。也就是说,不应在形成方案后就急于作出决策,还要与其他方案进行比对,并广泛征集专家、群众等各方面的意见,将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议补充进方案,不断完善方案。如此形成的决策,才可以说充分接到了地气。

(网络编辑:刘伟)

 
  关闭窗口
 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  版权声明:转载必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图片新闻-附件.jpg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国庆招待会.jpg
习近平等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jpg
李克强会见文莱苏丹哈桑纳尔.jpg
李克强在山西考察.jpg
精彩推荐 箭头
·人民利益最大化始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
·演化增长视角下的新旧动能转换
·扶贫当从供给侧发力
·积极财政政策的四个深刻变化
·经济光明更要经济观光明
·发展出题目 改革做文章
banner
热点关注 箭头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选载(一)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选载(二)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选载(三)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选载(四)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选载(五)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选载(六)
·“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
 
 
版权所有:中共中央党校  京ICP备05047277号  管理维护:中共中央党校信息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大有数字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CMS提供:北京 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