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历史任务,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运动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在深刻分析我国国情基础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基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作出的重要判断。
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从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史进程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归根结底,是来自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大量的、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高科技、信息化的生产工具、生产手段的创造和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创造了巨量的物质财富,我国GDP从1978年的3678.7亿元,增长到了现在的80万亿元,增长了217倍。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改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激发和产生了广大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更为广泛、更为多样、更为丰富的社会需求,进而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状况出现了新的质的变化。这一历史性变化,是在生产力发展变化的根本推动下,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合乎规律运动变化的客观结果。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对这一合乎社会发展运动规律的客观结果的正确反映。
总结我们党处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历史经验,充分认识科学把握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意义。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把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这一主要矛盾。
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党的八大明确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