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我们党治国理政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居于首位。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有我国多年发展实践的经验基础,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博采中外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精华的结果。我国的创新发展理念和在创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政策系统化地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篇章。
创新发展理念提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意味着创新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基点、核心和第一动力,我国的发展将在创新驱动下更多地向引领型发展转变。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进而推进一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甚至可以认为是发展经济学乃至整个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核心主题之一。但是,对于处于当前发展阶段以及国内国际环境下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创新发展”的提出是一个开拓发展新境界的全新发展理念。从理论层面看,创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有关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等方面理论认识综合创新的结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实践层面看,创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是基于对中国发展阶段以及当今世情、国情的科学把握,基于对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问题的深刻认识而提出的科学的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念,其根本的理论基础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原则。虽然马克思并没有直接给创新下过精确的定义,但在马克思的诸多论著中,曾使用过“创造”“创立”“发明”“革命”等与创新含义接近的概念。已有研究将马克思创新理论中创新的定义概括为:现实的人针对新的现实情况,有目的地从事的一种前人未曾从事过的创造性的、复杂性的高级实践活动,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对应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与科学实验人类实践活动的这三种基本形式,创新主要有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科学创新三种基本形式。通过科学创新可以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引发生产工具变革从而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马克思认为,技术作为一种渗透性的生产要素,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能力、促进资本积累以及改进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科学化,进而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创新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马克思总是把技术创新看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认为技术创新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不仅表现在对没落社会制度的摧毁上,而且也表现在对上升的社会制度的引领和推进上。但马克思也认为,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因为技术成果只有运用到生产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相应的推动作用,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创新”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所提到的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是“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开发新产品、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或者工艺、发现新的市场、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创建新的组织管理方式等。他把“创新”和因“创新”而使经济过程发生的变化,以及经济体系对“创新”的反映,称为经济发展。西方经济学关于创新问题的理论学派林立,新古典增长理论(外生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理论等都从不同视角论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意义及内在机理,构成了庞杂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对具体的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指导上,但即使指导创新政策时,面对庞杂的知识体系,也需要根据国情和时机进行权衡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理念,就是考虑到这些理论对创新政策制定的具体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国情而提出的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理念,不仅来自于上述理论思考,也来自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国情变化的战略应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工作的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健康发展紧密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水平总体上落后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经济则是“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开始号召在海外的科学家回国并培育自己的知识分子和工业化人才,1956年党中央又向全党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1966年,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66年—1976年的“文革”期间,由于“四人帮”的疯狂破坏,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不断拉大,国民经济一度濒于崩溃;1978年3月18日,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工作者是劳动者等重要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指导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入21世纪,党中央又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与这一系列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所伴随的是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地从工业化初期走到了工业化后期阶段。从发展动力角度区分,我国已走过了以生产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阶段和以高储蓄率的投资驱动为主的发展阶段。在科技水平、经济基础、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原先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无论是从现实的可能性还是从理论的必要性来看,我国都应该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新发展阶段。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于我国已有的发展经验,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变化和出现的新条件、新问题和新实践,顺应当前世界技术、经济发展形势的新要求,博采西方经济学各学派有关创新的各种观点,继承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提出的更具有全面性、科学性、人民性的创新发展观。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念不同于以往的发展观,具有如下所述的核心动力观、人民本位观和全面系统观三方面内涵,是对发展观的重大突破。
核心动力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毋庸置疑,世界各国也纷纷出台政策积极推进创新。但是,将创新的意义提高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样的高度,则是独树一帜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两个翻番”是难以做到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核心动力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在中国现有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下的具体应用和发展。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内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要务。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在哪里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所以,我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之所以说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具体而言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